唐珊:有感于陶瓷砖产量超百亿

陶卫网 15-02-03  阅读数: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缪斌表示,2014年前11个月,全国陶瓷砖产量已突破100亿平米。而另据“陶业长征”的**新调研成果显示,我国陶瓷砖年产能将近140亿平方米。

初见此信息披露,直觉反映是,我国陶瓷砖产能扩张的脚步仍在继续,化解过剩产能的难度不断加大,陶瓷砖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更增一筹。

但间接结果却是,随着产量骤增,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连续位居世界**逾二十年,仍无其右者,说明中国建陶产业的“生产能力”相当可观,加之产能优势尚未完全释放,生产量的“世界首富”当之无愧,但对环保、成本、转型等系列压力还能撑多久,产量的列车还能再装多少、走多远?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继续加大,“走出去”已相当迫切,希望可期,但路在何方?同样是前11个月,陶瓷砖出口量和出口金额是双双微幅下跌。

同属建材业的水泥、玻璃因产能、环保、市场、价格等原因,成为被调控重点对象,限产、压产甚至错锋生产,陶瓷业是否会成为后继者?下一步的产能扩张之路是否还能继续?对于产量首超百亿这个特殊里程碑,我们下一步该走怎样的发展之路?

淘汰洗牌,增大产业集中度,腾挪出市场空间。陶瓷业推进兼并重组已确定了基本目标,淘汰赛预测有三分之一的小企业将被出局。市场无形手+政府有形手的“两只手”共同作用,或将促成这一目标实现。但切不可忽视陶瓷业顽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

面对国内的产能过剩,也要积极加大调控力度,通过新建标准、排污标准、产品标准、环保标准、责任标准及相关政策的共同施为、有效组合拳运用,或是助推陶瓷产业的兼并重组、淘汰出局,或是有效控制产能过快增长,实现向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转型升级。

借国家“一路一带”及支持“走出去”的各项政策,融入国际化大市场中。虽然之前陶瓷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遭遇到一系列挫折和失败,但陶瓷业要在新常态下树立国际化的新思维,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在海外投资建厂,并购国外品牌、工厂,合资合作共同拓展国际市场。面对现有的国际经济产业格局,国内产业的海外转移之路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这也不会成为阻碍陶瓷业“走出去”的**。利用国家政策、各种利好,以及国际经济产业格局重新定位的国内外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交织与共融,瞄准国际化的目标,寻找机会,搭建平台,组团也好,单干也罢,推进我国陶瓷业的国际化进程。

对产量首超百亿新纪录的诞生,我们需辩证地看待。从近二十多年陶瓷砖产量看,一条持续攀升的线条清晰地反映出我国陶瓷砖产量的逐年递增趋势,何时达到顶峰、出现拐点,或将在**近三五年。但存在即是合理,在减少政府有形手干预、加大市场无形手调节的新常态下,一切交由拥有**终话语权的市场裁定,或许能治愈久病成疾的难题。

结果是美好的,过程是曲折的、残酷的,对于化解陶瓷砖的产能过剩,也应该是这样。【关注微信公众号“九正陶瓷网”;关注有**,扫码阅读《牛是怎么死的?》的精彩内容!九正陶瓷网交流群:80123558】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