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石真的没落了?
陶瓷信息 15-05-04 阅读数:
曾经,微晶石在行业内掀起了一股产品的革命,在2009年前后,随着工艺技术进步,微晶复合板复兴,超越了传统产品的表现张力,使原本不温不火的微晶市场一下子成为了瓷砖蓝海,被捧上了金字塔顶端。在2010年~2012年间,“微晶风”席卷了整个行业。
然而发展至今,与彼时铺天盖地的“微晶风”相比,刚刚过去的第25届陶博会上,曾经风靡展会的微晶石已难觅踪迹,仅有少数几家在展位不甚显眼的位置摆放了该产品。
来自终端的声音说,微晶石如今在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更接近于“门面担当”——店面提升档次的佳品,但销量难有好的表现。
嘉俊陶瓷董事长助理王常德曾表示,在未来,微晶石必将由大众化走回个性化;但也有人坚持,微晶石会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如今,展会上难觅踪迹,销售提振无力,**低价格跌破50元/片……微晶石是否就此走向没落?
“不,是归位!”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均表示,微晶石的现状并不是走向没落,而是“归位”的开始——摆脱乱境,回归金字塔顶端,做回原有的角色。
微晶石价格噩梦
微晶石是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之一,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据不完全统计,微晶石价格**高时曾可达1000~2000元/平方米不等,这是企业当初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然而现在除少数高端品牌能维持这一价格水平外,大部分企业与品牌的微晶石价格已经跌至百元以下,更有甚者已跌破50元/片。
“从去年7月份开始,鉴于行业形势急转直下,很多微晶石厂家为套现抛售产品,近600万箱厚微晶石被降价抛向市场”。佛山市晶御陶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洪军向记者透露。
2013年左右,在“陶瓷砖减薄”这一概念的引导及微晶石成本控制的双重推动下,表层微晶熔块厚度在0.3mm~0.8mm之间的“薄微晶”被各企业相继推出,微晶石自此有了“厚”“薄”之分。薄微晶的推出,不仅对全抛釉市场形成了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厚微晶的威胁。
2014年的7月,对整个陶瓷行业而言,都是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从7月开始,销量直线下滑,很多生产企业开始进入‘清货’状态。”刘洪军说。于是,此前受利益驱动进军微晶石的生产企业为套现纷纷抛售产品,市场备受挤压的厚微晶率先出动。
据介绍,在这一场“清仓大处理”中,厚微晶价格被拉至史上**低:广东产区跌至55~58元/片(800规格为例,下同),四川产区微晶石处理价约为50元/片左右,山东产区处理价更是跌至40元/片左右。
在各大产区清货处理的冲击下,部分企业的微晶石销售额受到极大影响。一位专业微晶石品牌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其品牌自2013年12月启动运营,当月微晶石销售额即达到260万元,经过1年多的发展,其品牌已在全国各地设置了200余专卖店与专卖区,但在近两个月的销售中,该品牌销售额中属于微晶石的甚至未达70万。
“一是市场份额被各品牌所瓜分,二来因受到全抛釉、尤其是超平釉的冲击,市场焦点被转移了”。佛山市盛世名嘉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青水分析到,除了市场萎缩等大环境影响之外,微晶石市场还因上述两个原因而略有“黯淡”。事实上,他认为微晶石的市场总容量始终呈上升趋势。“2011~2014年当属高速增长期,在2014年时,微晶石的行业关注度和参与企业数量以及市场热度达到顶峰期,总体销量并未下滑,但是分属于各个品牌的销量有所下降。”
据相关人士透露,在2010年,微晶石年产值约可达20亿,其中某**品牌年销售额近8亿,彼时,微晶石品牌数量较少,市场也较为集中。随后,在利益的驱动下,微晶石产品已经由少数企业研发生产的高端产品发展到了陶瓷行业几乎全民都在生产与推广的产品。
用一句十分通俗且常见但又异常贴合微晶石市场现状的话来形容便是:“蛋糕就那么大,吃的人多了,每个人分到的自然就少了。”
然而王常德却认为,随着竞争的加剧,微晶石的消费也会使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未来的微晶石品牌或企业也必将在竞争中出现洗牌,这将导致只有少数品牌或企业会生存下来,同时如果陶瓷行业中有新的技术或产品出现,以短期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可能会退出微晶石领域。所以,微晶石产品在未来生产的企业中将逐渐减少、产能逐渐降低,该产品也很有可能从大众化重新走向小众化。
“从产品本身的价格和工艺特性来说,就已经决定了微晶石不可能成为大众主流消费品”。采访中,王青水再次强调,“微晶石始终是塔尖的产品,总会回归到这个定位。”
来自终端市场的朱先生介绍说,目前建材卖场,近90%的专卖店关键位置均以微晶石的铺贴装饰为主,虽然在零售方面的销量不如全抛釉的表现,但却是提升展厅形象、提高品牌档次的利器。“至于销量,则根据经销商的渠道和实力而定。”
市场将重回理智
【关注微信公众号“九正陶瓷网”;关注有**,扫码阅读《好瓷砖为什么这么贵?用图片告诉你真相》的精彩内容!九正陶瓷网交流群:80123558】
据了解,2013年国内陶瓷行业新增了大量的微晶石生产线,至2014年,由于市场容量不如预期,且生产技术门槛较高,多数企业的微晶石生产线投入产出不成正比,遂纷纷减少微晶石生产线或直接全部退出。
根据对全国瓷砖产能的调查结果显示,至2014年底,全国共建成微晶石生产线65条(其中广东35条),按一年310天的生产周期算,微晶石的年产能为13547万平方米,占中国瓷砖年总产能的0.94%。
王常德表示,微晶石是陶瓷行业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虽说很多企业都已经介入了该产品的生产,但该产品的再创新、再发展是需要花费企业大量的资金、人力与时间的,这对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以追求短期逐利的企业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王青水也认可这一观点,并表示如今微晶石发展的制约仍是生产技术。据其表示,微晶石自彩晶(俗称“爆米花”)系列之后,至今仍未出现突破性产品。
此外,微晶石成本偏高,市场的运作需要品牌化运作与高附加值作为支撑,而那些以低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的企业,**在渠道上就与该产品的特性不符,如果该将微晶石作为中低端以量取胜的产品来竞争,其物理性能决定了这将是不现实的。
同时,微晶石产品本身在市场上的需求要远远低于其他品类的瓷砖产品,在有限的需求之下如何让产品做到更加个性化,才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一味地扩大产能,只会让没有品牌与产品特色的企业走向末路。
2012年9月29日,人民网报道天津消费者何先生投诉购买的微晶石产品在铺贴后出现裂痕,经过当地工商局现场核查,装修现场已铺设206块微晶石瓷砖,90%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痕。并找到经销商要求退货赔偿,但经销商却认为瓷砖出现裂痕是装修时施工不当造成的,因此拒绝赔偿。
2013年,据《重庆时报》9月27日报道,重庆一消费者何先生,于今年2月份在当地一家建材市场以130元每片的单价购买55片微晶石产品,结果铺贴后仅过去两三个月,大多数砖面上就出现了像破碎玻璃一样的白色裂纹,每一块地砖上都有十几条。
2014年6月23日,《赣州晚报》报道称,赣州市民申女士于2014年4月花3万多元订购了一套微晶石线条,用于新房装修,还未使用就发现有开裂、起泡等问题,要求赔款或退货。
微晶石推向市场后,类似上述“微晶石铺贴后出现裂纹”的新闻屡见报端,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微晶石在消费群体中的口碑。“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专业施工方理解不全面,误导了消费市场对于微晶石的理解。”王青水表示,由此来看,微晶石的市场并未成熟。
“微晶石是不可替代的,它是陶瓷砖亮得极致。”王青水指出,随着市场逐渐回归理智,虚热退却,微晶石将回归到它原本的位置——金字塔顶端。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建陶产业发展数十年来,微晶石产品的表现效果已达极致,因此虽然其产品性能相对抛光砖等产品而言略有欠缺,但依旧认为其永远不可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