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地板业发展向产品+服务模式转向
中国商报 17-10-17 阅读数:
多重因素推动产业升级,地板行业向产品+服务模式转向。日前,主题为“科技、时尚、坚持、发展”的2017世界地板业工商峰会在江苏常州成功召开。据悉,本次峰会汇聚了海内外政府组织代表、地板行业专家学者、全球**地板企业负责人和媒体近500余人,围绕全球地板发展趋势、科技创新,以及地板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度讨论,推动中国地板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促进全球地板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急需转型升级
国际地板新技术和产品及其品牌不断引入中国市场,中国地板产业急需转型升级协同发展实现共赢。
中国是世界地板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中国地板行业的发展为世界地板行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封加平表示,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球地板产能为15亿平方米,而中国的木地板产能约为4亿平方米,塑料地板的产能约为5.5亿平方米,中国木地板出口量约为2亿平方米,塑料地板出口量约为4.5亿平方米。
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板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封加平表示,2017年国家林业局大力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林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调整,发展实现稳中有升。上半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77万亿元,同比增长7.4%;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709.7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包括地板在内的木制品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林产品的典型代表,中国地板产业总量保持稳步增长,行业不断提质创新,尤其在营销模式上更是呈现了“互联网+”“个性订制”等亮点。
封加平认为,一方面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现阶段中国地板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亟待加强,企业在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等方面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国地板企业亟待破除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和非技术性壁垒,借助国际市场实现中国地板的战略升级和转型。与此同时,在国家“一带一路”宏观战略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背景下,国际地板新技术和产品及其品牌不断引入中国市场,中国地板产业急需转型升级,协同发展,实现共赢。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地板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吕斌表示,目前中国地板产业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品牌,从国内品牌到国际品牌,从制造到创造,从传统生产模式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中国地板产业的改变正在进行中。
完善产品+服务模式
消费升级正在改变地板行业的业态模式,市场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超越了以往范畴。吕斌认为,地板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良好,**是我国经济发展前景良好,其次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前景也很好。与此同时,市场对于地板的内需比重正在上升,全装修、改善型装修以及房地产去库存等因素的影响,加上国家提出的“三个1亿”(即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目标,都使得地板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有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板企业总销售量约为3.8亿平方米,2016年销售量约为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约4.38%;2015年木塑地板和塑料地板销售量4亿平方米,2016年销售量约为5.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了近37%。封加平表示,虽然地板产业受到了房地产投资减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我国木地板总产量整体仍然保持稳定,且强化木地板和实木复合地板始终呈现市场**强态势,更可喜的是木塑地板和塑料地板发展迅猛,且发展前景看好。
不过,吕斌也表示,随之而来的是地板成本的增加,原材料、市场交易、劳动力、清洁生产的成本增加以及运输超限令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林产协会执行会长王满表示,今年以来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地板产业影响也很大。“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企业业绩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有的企业由于成本的提高吞噬了利润,还有的企业面临停产,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环保要求的提升是不可逆转的,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追求的体现,企业更应当正面应对,实现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要把当前的挑战化作为我们产业发展的动力。“
吕斌认为,环保政策的实施将推进地板产业的转型升级,未来地板企业的品牌集中度、生产集中度将进一步上升,市场对中高端产品、个性化产品、绿色产品的需求不断加大,产品+服务的模式会得到进一步完善。“未来,传统地板企业要适应集成家居、全屋定制模式的发展,也要关注地面装饰整体解决方案,这些都是消费者需求带来的新的市场变化。”
久盛地板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恩玖也认为,随着全球地板行业的加速融合,中国地板行业正在进入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而中国社会的消费升级正在改变地板行业的业态模式,市场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超越了以往的范畴。不过,随着中国地板产业进入到国际竞争的环境中,一些贸易摩擦问题也随之而来。商务部贸易救济经济调查局处长李勰指出,如影随形的贸易摩擦依然让人不安,双反调查胜诉后再遭调查,地板产业的安全及责任不容忽视。“面对贸易摩擦,我们要正确看待并积极应对,而且要应对得有组织有章法。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改善产业的生产和出口模式,从竞争转向竞合,重视预见性和战略性,企业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来源:中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