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门**品牌TATA木门:“42分贝的惊人效果"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到2007年8月初,TATA木门签下“鸟巢”的合同,迎来了又一次转折。通过一年多一系列的线上线下营销活动,TATA木门的品牌**度“飞速提升”。吴晨曦表示,“鸟巢”一事的机遇让TATA获利颇丰,而且是“收益大于付出”。TATA木门发展以来的这几次转折均是源自企业内大量“人才”的优异表现。
不进则退 危中抢机
2008年金融危机时,很多企业停止投入,因为不知道危机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但TATA没有停下脚步,继续投资扩大销售范围,并解决了当时遇到的很多困难。吴晨曦说,“现在回头看,只要我们积极动起来,再大的困难都不叫困难。‘所有的危机都是信心的危机’。因为困难时期更是暴露弱点的时候,不改变弱点怎么进步。”他认为,作为商人要善于观察,市场有变化,企业才会有机会,没有变化就没有机会。优秀的企业家都会观察到市场的微妙变化。
2009年,TATA木门的宣传和营销活动越来越频繁。在线下总裁签售活动遇到瓶颈后,TATA发起了线上视频形式的总裁签售活动,给消费者予以了折扣和便利,再次取得不俗的业绩。吴晨曦表示,这不是TATA多么有创意,而是TATA木门在全国范围内能够同时做一件事情。这是因为TATA在国内的直营店的政策和运营模式,与经销商的完全相同。而其他品牌,由于只是经销商模式运作,很难在国内统一一个折扣开展营销活动,所以“无法形成联动式营销带来的共振效果”。
2011年7月,TATA迎来了又一个新的转折,推出了高端木门品牌——锦上宅。吴晨曦介绍说,TATA以往的定位是中高端白领知识阶层,一直有设想推出一个高端品牌。而绿城集团旗下的绿城木业拥有高端的门业设计和制造工艺,不足的只是销售渠道,此次合作可谓是“一拍即合”,达成了TATA木门的一个心愿,“这也是TATA进行多品牌运作的**步。”
坚持越久 梦想越近
吴晨曦总结认为,TATA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除了人才是**核心因素外,“坚持”是TATA木门主要的经营策略。
TATA**坚持专注木门行业的经营策略不变。吴晨曦透露,近年来有十多个投资公司想投资TATA,并希望TATA能向多元化发展,这样未来才好上市做大做强,但都被他拒绝了。他说,“我一定要专注于木门行业”。TATA在木门行业内的市场份额只有百分之一点多,TATA如果做到市场份额的10%,就是百亿型企业。“建材行业还没有百亿型企业。”不过,他相信“只要TATA坚持专注于木门行业,用4年的时间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
其次,TATA木门坚持走简约时尚型路线。他说,现今无论是欧美风格还是主流文化,追求的都是简约型风格。这在家具、时装和数码等各领域的产品设计中都体现得很明显。他认为,这不仅是产品的设计和定位问题,而是一个对未来文化的理解问题。“所以,TATA会一直坚持简约风格。即便加入古典元素,走多品牌化路线,进入高端市场,也不会改变原有风格。”
第三,是坚持互联网传播营销策略。吴晨曦说,“我们一直相信,未来20年都是互联网传播的初级阶段”,即便现在进入也不算晚。他指出,迄今为止,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论坛、博客、微博,几乎每一年都有变化,很可能明天一个革命性的思路出来,之前的成就就会被打破。因此,他认为,今天的强大不代表明天,TATA在未来多年内,会一直坚持走互联网传播营销的道路。
第四,是TATA会坚持“员工**”的企业文化不变。继续坚持“员工**、客户第二、效益第三”的发展理念,并坚持轻资产扩张的运营策略不变。
**后,吴晨曦阐述了TATA木门所憧憬的未来。他说,TATA的理想之一,是改变中国建材行业营销的渠道模式;二是引领建材消费向简约设计的精神文化内涵发展;三是完善以渠道为核心的品牌复制模式,和以销量为核心的生产复制模式,并以人才和观念为导向,与行业内外进行不拘一格的合作;四是实现在门业行业市场份额的占有,以此来满足人才的发展空间。他说:“一切都来源于人,一切的力量都是人的力量”,没有一直以来的员工支持,就没有今天的TATA。
TATA研发团队在分析和研究了家庭环境声音分贝和睡眠环境需求等数据之后,首次创造了获得国家自主技术专利的“45度斜角的塞式结构”。由TATA研发的45度静音门是木门行业继平口门、T型门之后的第三种木门。TATA将门扇增厚至45mm,门扇与套口齐平,套线缩至三公分,当门关闭时,门体底部防尘条落下并开始工作,阻隔噪音传播的同时,防止灰尘进入室内。另外,受冰箱门,汽车门的启发,同时融入了新型软磁吸技术,使TATA静音门**终关闭时能够达到**小隔音38分贝,**高达42分贝的惊人效果,这也是行业内的首例。